電網投資有待后續發力 導致廢銅價格下調
發布時間:2019-08-13 09:22:49來源:
經歷了近半個月的下跌行情后,上周滬銅迎來了久違的反彈行情,主力合約期價逼近47000元/噸關口。展望后市,在供需緊平衡格局之下,對于此輪滬銅上漲空間不宜過于樂觀。
全球銅精礦供應偏緊
目前銅礦產能周期處于低迷狀態,存量礦山老齡化已經出現。ICSG預計2019年銅礦供應將僅增長0.2%,至2064萬噸。梳理 2019—2022 年銅礦項目的結果看,新建項目集中投產在 2022 年,在這之前全球銅礦增速保持在2%以內,未來2 年會出現產能增量的低谷。
近期公布的各大礦山銅礦產量普遍不及預期,智利國營銅公司Codelco 今年上半年銅產量較去年同期下滑12.1%,至769400噸。必和必拓旗下全球最大銅礦Escondida 銅礦上半年產量亦較去年同期下滑12%,至569900噸。銅礦供應持續緊張的形勢在銅精礦TC費用上也得到印證,TC 費用延續著下行趨勢。在礦端消息頻發的干擾下,目前市場供應緊缺狀況仍未完全緩解,銅精礦產量有望在三季度末趨于穩定。
就國內銅供應情況來看,我國銅冶煉廠項目近兩年投放較為密集,預計2019 年產量 為950 萬噸,增速 8.6%。我國6月精煉銅產量較上年同期增加11.8%,至80.4萬噸,為2018年12月以來最高。1—6月產量為452.4萬噸,累計增長5.8%。從企業排產以及檢修情況來看,預計7月國內電解銅產量將繼續增長。目前冶煉廠雖虧損,減產預期則并不強。但因冶煉廠有銅精礦長單利潤保障,且銀行貸款要求冶煉廠連續生產,因此目前冶煉廠尚未主動減產或檢修,不過較低加工費也很難使企業具有滿產的生產積極性。